密码经济的新木桶原理



  • 木桶原理又称短板原理,意思是一个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超过的水会从这里留出。

    目前,密码经济发展面临的情况下相反,只有密码货币一个长板,其他都是短板,这是区块链无用论、赌场论的根源。

    密码经济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密码货币也始于那个时候。到2009年中本聪将非对称密码跟分布式共识相结合,实现历史性突破,建成第一个全球密码经济基础设施——比特币。

    如果把密码经济比作比互联网经济容量更大的木桶,那么密码货币则是这个木桶的第一个长板,为世界提供了去中心化,从而没人能够操控的世界货币。

    但是,比特币之后的密码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两个问题:

    1)密码共识机制没能从货币扩展到其他基础设施领域。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比特币生态,比特币专注于货币支付功能,而未能扩展到去中心化的身份、通讯、存储等领域。

    这也阻碍了支付功能的拓展:在支付时使用比特币,但其他经济环节必须回到传统经济模式,受到各方面制约,用户的转换成本很高,难以形成商业闭环。

    密码货币成为木桶的唯一长板,而木桶的容量无法提高。最终,很多人失去对支付的耐心,将比特币当成纯粹的投资品或投机品。

    2)密码共识拓展到其他领域却并未协同起来。

    2014年之后,“区块链”概念兴起,作为比特币背后的技术,可以应用到更多领域成为共识,以bts、以太坊为标志,展开了更多尝试。2017年牛市中,这种尝试更是遍布经济各领域。

    但是,这些尝试并没有弥补比特币之外的其他短板,而是强调自身优势,比如云计算、云存储、存证、代币发行,等等,然后各自发币,自成生态。相当于各自新造一个木桶,做了一个长板,其他仍然是短板。

    这些一根长板的木桶仍然不能容纳更多,不能创造更多价值,因此,只能凭借自己的长板,讲故事、炒作、短期牟利。

    这两个原因导致比特币和区块链看起来很美,因为大家看到了长板,但用起来很糟,因为短板还很多,难以创造价值。而投资投机热情又很高,所以自然而然走向了零和博弈的赌场之路。

    自由现金构建密码经济的思路总结了以上教训,接受比特币已经建立的长板,并学习和利用其他长板,基于市场需求将这些长板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逐渐把木桶的所有短板都换成长板。这样才能真正建立比互联网经济更大容量的密码经济。

    从一个长板到更大容量的木桶,要走很多步。基于务实的态度和清晰的认识,又有很多木桶的长板材料可以借用,自由现金发展的速度比较快,但仍然处在很早期,将整个密码经济木桶用长板拼起来,需要时间。

    这里需要足够的经验、智慧和耐心。要特别防止急于求成,走向靠故事炒作、短期牟利的赌场之路。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