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共识生态的分工分层结构



  • 最新版本参见:https://shimo.im/docs/TR3DYdhvRQKYDhtK/ 《自由共识生态的分工分层结构》
    ————-
    “密码经济”是全球互联网经济的下一个形态。基于非对称密码和分布式共识的“密码共识”系统提供去中心化、不可垄断、不可分割的全球密码经济秩序的基础设施。

    密码经济基础设施包括身份、货币、治理、存储、网络、金融等许多方面,不同领域对安全、功能、性能的具体需求不同,决定了相适应的技术不同。而安全、功能、性能本身是一个不可能三角。因此,全球密码经济基础设施不能由单一密码共识系统实现。一链容天下是新的乌托邦。

    真实密码经济的基础设施应该是各种密码共识系统的分工分层的组合。这个组合的过程在市场中逐渐演化,形成动态均衡、安全高效的密码经济基础设施。

    自由现金系统(Freecash,FCH)是自由共识生态的第一个密码共识系统,它继承了经过长期检验的中本聪框架,具有高度安全性和稳定性,目前用于搭载身份注册、基础货币、关系声明、主体登记、社会信誉等低频高价值的密码经济基础数据。作为自由共识的主模块,做到了安全、功能与性能的一致性。

    自由现金系统是密码经济基础设施中的基础,但满足完整的密码经济商业场景,还需要更多功能和更强的性能。比如,人们需要存储单位价值相对较低,规模较大的用户数据,这些数据存放于自由现金系统将导致区块体积过大,节点减少,系统稳定性下降。再比如,金融活动需要高频交易和高度灵活的智能合约,在自由现金系统实现,会大幅提高系统复杂性,降低安全性。

    为此,我们将自由现金系统看做自由共识生态的底层基础设施,或生态的“一层”(layer1),将不适合纳入自由现金系统,实现不同功能的密码共识系统称为“二层”(layer2),比如存储模块和金融模块。

    从功能上看,layer1和layer2,以及layer2各模块之间是功能上的分工关系。但它们在经济逻辑上应该紧密联系经济系统。layer1处于经济逻辑的底层,注重安全稳健,提供基础经济秩序,layer2和未来可能出现的layer3为上层,更注重功能和性能,满足各种场景需求。layer1、layer2、layer3之间建立紧密的经济联系,实现安全、功能与性能的互补,组合成总体安全、高效、自由的自由共识生态。

    layer1和layer2总体上对安全性和抗垄断性要求较高,一般会采用去中心化的密码共识框架构建,并根据安全性要求的高低,以及功能实现的技术特征决定共识算法。而layer3或更高层级对安全性的需求相对较弱,对性能、功能、用户体验的要求较高,可以采用中心化的方式实现。

    基于以上逻辑,我们将对layer2的存储模块(Freedrive)和金融模块的经济模型做初步设计。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