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共识的二层经济模型(V1)



  • 最新版本参见:https://shimo.im/docs/jqqvDJkqhCXDRvdP/ 《自由共识的二层经济模型(V1)》
    ————————
    《自由共识的分工分层结构》梳理了自由共识系统以Freecash为底层(layer1),提供身份、货币、关系、信誉的设施,为解决安全、功能、性能的不可能三角,采用二层(layer2)模块实现分工协作的基本逻辑。

    目前,已经运行的layer2模块为Freedrive(自由存储),为自由共识生态提供分布式存储服务。在自由共识的生态治理中,已经用于贡献数据的填报。基于探索密码经济去中心化投融资模式的需求,计划增加layer2的金融模块,服务于密码资产的投资、发行、流通、交易、分红等金融活动。

    基于Freedrive运行中产生的需求和对金融模块的需求研究,layer2各模块的经济模型应当具备以下特征:

    1. 从layer1获得身份、关系、信誉等基础信息。
    2. 共识层与layer1关联,以较低成本获取安全性。
    3. 有内生代币,根据自身功能特征实现内部激励。
    4. 内生代币价值稳定,降低价值波动带来的风险和成本,为应用提供稳定价值预期。
    5. 功能和经济模型决定所采用的实现技术。

    对于已经运行的存储模块Freedrive,初步设计如下经济模型:

    1. 主要功能
      为需要分布式存储、规模较大的数据提供存储服务。主要用于实现用户数据主权,消除互联网经济对用户数据的垄断和滥用。以分布式存储实现主权,以数据加密保护隐私。

    2. 内生代币
      发行内部代币Freedrive token(FDT),由记账节点竞争发行,作为节点运行共识系统的激励。FDT主要用于Freedrive的手续费,实现共识网络的有偿使用,防止粉尘攻击。

    3. 共识机制
      共识节点抵押FCH(或者以FCH币天消耗)参与记账,获得新发行的FDT,总体上使得抵押FCH或币天消耗比例与FDT发行收益相一致。

    4. 稳定代币
      FDT代币锚定法币,以便为Freedrive的应用方提供稳定的计价依据。当Freedrive需求旺盛,FDT升值时,FDT增发给抵押FCH的共识节点。当Freedrive需求下降,FDT贬值时,FDT减产并销毁部分手续费。

    5. 两层数据
      存储于Freedrive的数据分为“共识数据”和“商业数据”,即协议中的“metadata”和“data”。

    6. 共识数据
      共识数据(metadata)用于描述商业数据,包含了商业数据的哈希值、适用协议、加密密钥等。共识数据数据量较小,在Freedrive系统全网同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不可篡改。共识数据的全网同步存储需要支付FDT作为手续费。

    7. 商业数据
      商业数据(data)是Freedrive存储数据的主体,根据重要性、数据量、用户财力等的不同,对存储位置、备份数量、存储时间、存取性能等要求有很大不同。因此,商业模型应由市场演化产生,由用户、应用提供方、存储服务商(节点)自行订立契约,支付手段可以是FCH、法币等任何支付手段。

    8. 协议跨链
      满足具体的市场需求时,既需要Freecash提供身份、信誉等信息,又需要在Freedrive中存储用户数据。通过制定实现具体功能的协议,约定实现逻辑,通过应用层共识实现跨链。比如,不同应用可以根据《文件存储》协议,从Freecash获取身份和授权信息,并落实到Freedrive的数据存储权限中,从而实现用户在不同应用中,统一地管理自己的文件。

    以上设计基本上实现了Freecash与Freedrive的分工协作,实现了安全、功能、性能的综合权衡,细节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细化。

    目前,Freedrive的分布存储功能基本具备,已经在使用。但共识机制部分需要改进,主要的难点有3个:

    1. 抵押FCH或币天销毁挖矿的共识机制的技术实现。
    2. 为代币提供稳定性的交易市场在哪里建立,如何建立?(这里可能需要金融模块)
    3. 根据代币的价格偏离锚定调整代币发行速度的技术实现。

    以上经济模型除了数据分为共识数据和商业数据这个分布式存储的独有需求之外,总体逻辑也适合于layer2的其他模块的构建。上述3个难点如果能够解决,那么其他模块,比如金融模块的建立将会更加容易。


Log in to reply